手機廈門網 廈門新聞
過冬鸕鶿“先頭部隊”抵廈 目前數量較少
2023-11-20 18:24 來源:廈門晚報

■園博苑為鸕鶿提供良好的棲息地。

■鸕鶿張開翅膀下水捕魚。

■12月將進入鸕鶿遷徙高峰期。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 圖/于力)入秋后,來廈過冬的鸕鶿“先頭部隊”開始陸續抵達廈門。記者了解到,從10月中旬開始,園博苑內就有鸕鶿出現,起初只觀測到十幾只鸕鶿群飛,上周開始數量有所增多,但還是無法與去年同期相比。園博苑研學負責人于力告訴記者,去年11月中下旬,園博苑內已能觀測到幾百只鸕鶿群飛,但今年目前只有上百只。他推測是因為今年降溫較晚,導致鸕鶿遷徙的時間往后推遲。

  據介紹,每年入冬后,約有10000只鸕鶿遷徙到廈門及金門周邊,這群鸕鶿是東亞地區最大的鸕鶿越冬族群。2021年和2022年,臺灣地區的丁宗蘇研究團隊選擇鸕鶿個體進行跟蹤研究,經過衛星追蹤定位以及對照相關文獻記錄和實地訪查研究團隊推論,落腳于廈門、金門的鸕鶿極有可能來自“更北方的俄羅斯境內烏蘇里江流域,或是貝加爾湖南側一帶”的繁殖地。根據2021年金門“K-4”鸕鶿秋季遷徙記錄,鸕鶿的遷徙里程至少1780公里,遷徙時間11天。遷徙過程中,至少有7個短暫停留的中途休息地及3個中途停棲地。

  每年10月中下旬,鸕鶿的“先頭部隊”就開始陸續抵達園博苑,12月進入遷徙高峰期,大規模涌入,直至次年2月底3月初才會陸續離開。來廈門的鸕鶿都是普通鸕鶿,體長90厘米左右,全身大體黑色,嘴尖下鉤,蹼為全蹼足,非常善于潛水游泳。在園博苑水域都有機會見到鸕鶿,它們時而成群結隊地飛翔,成為天空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時而下水捕魚,張著黑色的翅膀,在水面呈一字排開,先后靈巧輕盈地扎進水中,不一會兒工夫相繼鉆出水面,喉嚨鼓鼓的,塞滿魚。

  過去,越冬鸕鶿常常白天到廈門覓食,傍晚飛到金門休息,因而被稱為“吃在廈門,睡在金門”。2017年開始,逐漸有鸕鶿夜棲于園博苑的生態小島上。去年約有近千只鸕鶿在生態小島上過夜。這得益于園博苑近年來對杏林灣水域生態環境的保護,為鸕鶿提供良好的棲息地。

  【觀點】

  可用科技手段監測 實時掌握鸕鶿動態

  通常,廈門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上旬入秋,今年11月11日入秋,時間屬于偏晚。據中國天氣網統計,1991年至今我國多地入秋時間都在推遲。廈門市政協委員、市觀鳥協會會長彭志偉認為,天氣變暖可能會影響部分鸕鶿種群的遷徙時間。但從今年10月就有鸕鶿抵達園博苑的記錄來看,今年鸕鶿到廈門越冬的周期與往年相比“雖遲但到”。雖然現在觀測到杏林灣越冬鸕鶿的數量較去年少,但遷徙的時間節點沒有太大變化。每年來廈門地區越冬的鸕鶿來自北方的不同繁殖地,通常來廈門及周邊越冬的鸕鶿“大部隊”要12月左右才會聚集完成。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鸕鶿在杏林灣、馬鑾灣越冬,這些數量龐大的鸕鶿是從哪里過來的?它們和在廈門地區越冬的其他鳥類對廈門的自然生態環境有什么影響?這引起市民的關注?!迸碇緜ソㄗh可通過環志、衛星定位器等科技手段對來廈越冬的鸕鶿開展動態監測和生態環境評估,實時掌握鸕鶿的遷徙時間、線路和數量。

責任編輯: 廖文焱,賴旭華

【宠物笼刺猬】宠物笼刺猬品牌、价格 - 阿里巴巴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