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廈門網 福建新聞
福建省百花文藝獎走過三十載——百花齊放 盛世開顏
2023-11-20 09:39 來源:福建日報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記者 陳尹荔)20日,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頒獎晚會將在福建大劇院舉行。

  福建省百花文藝獎已走過30個寒暑。一批又一批閩派文藝先鋒戎馬倥傯、舉旗領軍;一茬又一茬閩派文藝精品劈山開路、啟智潤心。

  蓄勢積能,從高原到高峰

  作為我省唯一的綜合性文藝大獎,福建省百花文藝獎由省委、省政府主辦,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每3年舉辦一次。自1994年舉辦首屆評獎活動以來,共評選表彰了1288件優秀原創作品,推出了一大批展現黨的豐功偉績、反映時代呼喚、謳歌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精品力作,營造了良好的文藝環境,有力推動了福建文藝創作,不斷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文藝力量。

  30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科學的評獎體系支撐下,福建文藝創作不斷繁榮,屢攀新高。1288件原創獲獎作品,不僅筑牢龐大的文藝創作基底,更助推更優質的福建文藝精品在全國嶄露頭角。

  福建是戲劇大省,更是戲劇強省。自福建省百花文藝獎設立以來,高甲戲《上官婉兒》、梨園戲《董生與李氏》、越劇《唐琬》、閩劇《生命》、莆仙戲《踏傘行》、京劇《趙武靈王》、薌劇《保嬰記》、話劇《滄海爭流》……獲獎大劇層出不窮,欣賞性、藝術性、思想性日臻勝境。這些在百花文藝獎中奪魁斗艷的戲劇大作,頻頻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戲劇“梅花獎”、“曹禺劇本獎”、“田漢戲劇獎”等國家級獎項。

  今年5月,福建戲劇家鄭全、孫礫在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中雙雙“摘梅”。鄭全15年苦心孤詣打磨越劇《唐琬》、不懈競梅的藝術追求打動眾人心。當民族歌劇《與妻書》里福建籍烈士林覺民舍生取義的凜然正氣、憐妻愛子的情深義重被孫礫用一腔熱血演繹得蕩氣回腸時,福建歌劇藝術經過多年積淀迎來井噴式發展。

  近年來,我省文藝創作日益繁榮?!逗_叴呵铩贰豆任牟贰度ト碎g》等文學精品接續涌現;《山海情》、《那山那?!?、《愛拼會贏》、“紅色三絕”系列(《絕命后衛師》《絕境鑄劍》《絕密使命》)等電視劇精品有口皆碑;《古田軍號》《我和我的祖國》等電影佳作叫好叫座;福建音樂實現“五個一工程”獎歌曲“十連冠”佳績;福建曲藝蟬聯六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福建油畫《戰地黃花》、國畫《廖俊波》等多部作品被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收藏,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福建戲劇蟬聯七屆“五個一工程”獎、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6部劇本獲曹禺劇本獎……

  去年,福建文藝佳作迭出、捷報頻傳,接連實現歷史性突破。在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福建省共有10部作品獲獎,獲獎作品數量位列全國第一。今年,在中國戲劇梅花獎的15個獲獎名額中,我省花開并蒂,成為各?。▍^、市)中收獲最豐的一家;福建師范大學青年教師林子豪勇奪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組)第一名,實現我省在該賽事上獎項零的突破……

  強基固本,從閩式到閩派

  邁入新時代,八閩大地生機勃勃,文藝之風磅礴雄健,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福建精神,彰顯了閩人智慧,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水準,被有關專家、同行和新華社等媒體稱為“閩派”特色文藝現象。

  2000年,福建省第三屆百花文藝獎開評,泉州籍音樂家楊雙智的原創民族歌劇《素馨花》摘得優秀劇目二等獎??v向來看,2017年,楊雙智再憑南音鋼琴曲作品《梅花》榮獲福建省第八屆百花文藝獎二等獎,實現福建百花文藝獎設立以來鋼琴作品首次獲獎;橫向來看,在歷屆百花文藝獎的獲獎名單里,民族歌劇《阿美姑娘》《土樓》《松毛嶺之戀》《鸞峰橋》承前啟后,背后的時代景深是民族歌劇原創以及歌劇藝術傳承、普及、賞鑒在我省漸成風尚,福建歌劇藝術發展進程有目共睹。

  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百花文藝獎的30年歷程,見證了福建文藝從“閩式”到“閩派”的躍升,閩派特色文藝現象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刻思考。

  何以成派?盡得風氣之先。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這是福建文化文藝事業發展最為重大而獨特的優勢。近年來,全省文藝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發揮獨特優勢,創作推出一批思想深刻、特色鮮明、豐富多彩、質量上乘的精品力作,在多個領域形成態勢,推動文藝品牌塑造和整體提升。

  何以成派?兼收并蓄為本。

  福建文化多元、兼容并蓄,閩派特色文藝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歷史發展中,福建文化既保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又傳承閩越文化的古樸風韻,還浸染海洋文化的絢麗斑斕,為福建文藝繁榮發展提供豐厚滋養。比如,獲文華大獎的戲劇《踏傘行》,立足于千年莆仙戲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藝術特征,挖掘與現代精神共通的題材,于古典中彰顯當代審美意趣,被專家譽為“古老劇種傳承發展的里程碑作品”“戲曲守正創新的典范”。

  何以成派?與時偕行是要。

  福建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閩派特色文藝反映了偉大的時代精神。40多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繪就了一幅氣勢恢宏、磅礴壯麗的改革畫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弘揚時代精神,是閩派特色文藝的突出特點。比如,黨的二十大期間,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那山那?!?,以宏大的時代視角講述了閩東畬鄉群眾實現擺脫貧困、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

  何以成派?經天緯地凝神。

  福建僑海資源優勢明顯,閩派特色文藝聯結起了海內外華人的情感,體現了開放的文化特質。1580萬閩籍華僑華人分布在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域。我省深挖海絲文化內涵,展現僑鄉文化魅力,讓文化的力量跨越山海、超越國界、直抵心靈。歌仔戲《僑批》以世界記憶遺產“僑批”為線,運用華僑華人喜愛的藝術形式,講述一段福建人下南洋的故事,展現了家國情懷,新加坡、印尼、美國等眾多國家僑胞線上線下觀看,在海內外引起廣泛反響。

  潮起東南,月涌大江。當代文藝評論的京派、海派與閩派三分天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涌現出張炯、謝冕、孫紹振、陳曉明、南帆等一批閩派批評代表人物。

  閩派詩歌始終在中國占有一席之地。福建和北京、四川曾被稱作中國當代詩歌的“金三角”。冰心、林徽因、郭風、蔡其矯、鄭敏、舒婷、湯養宗等福建詩人享譽全國。中國海洋詩會落戶寧德,連續兩年在霞浦舉辦詩歌活動,湯養宗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是閩派詩歌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

  近年來,閩派影視劇異軍突起。電視劇“紅色三絕”系列、《山海情》等,電影《古田軍號》《谷文昌的故事》等精品力作接續涌現,在選題上聚焦福建故事,在藝術上展現福建風格,在內涵上彰顯福建精氣神,多部影視劇獲“五個一工程”獎、“金雞獎”、“百花獎”、“飛天獎”、“金鷹獎”,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文藝閩軍昂然崛起,文藝生態日益繁盛,規模效益愈發凸顯,從項目策劃、創作制作到宣傳推廣、人才培育,我省逐步建立起文藝創作生產的全鏈條、大集群。廈門大學、集美大學成立了電影學院,福建師范大學、閩江學院等多所高校的藝術、傳媒等專業不斷發展壯大。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電視劇大會落戶廈門,絲綢之路國際紀錄片大會落戶泉州,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IM兩岸青年影展等節(展)影響不斷擴大,“影視熱”輻射全省。我省培育了以全域影城為方向的廈門影視基地、以海洋為主題的平潭影視基地、以山水取景為重點的泰寧影視基地,實施福建特色影視外景攝制地培育計劃,陸續引入影視生產創作、特效制作等各類企業超過1500家,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影視基地格局。

  啟智潤心,從爭妍到爭優

  文藝創作的規律是,緣起于人心,最終抵達于人心。在鍛造一代人的精神脊梁上,在哺育一方人的心靈成長中,在涵養一域人的文化氣質時,百花文藝獎策馬揚鞭,從之者眾。

  今年第十屆百花文藝獎獲得者劉岸的長篇小說《子歸城》以深刻的反思、大膽的鞭撻令讀者肅然起敬。全書160萬字,歷時13年創作,著作以“陸絲”“海絲”的過去和現在為兩個敘述層:一層從辛亥革命之夜開始一直到尼古拉二世遜位,描述了1911年至1917年間在古城子歸城里發生的系列故事;另一層以2016年“我”在小說創作過程中的經歷為線索,描寫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城市的當代生活圖景。劉岸說,《子歸城》的“子歸”有三重含義:子孫回歸故鄉;讓書中人物集體帶著讀者回到精神原鄉;回到絲綢之路文明甚至人類文明的原點和初心去思考根源性的問題。該書冀望從這三個維度去思考和追問文明的辨與析、褒與貶、抑與揚、取與舍、承與革、救與贖的問題,表達劉岸對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文明的思考、褒貶、抑揚、鞭撻、追索和叩問。

  藝在人享,貴在出新。多年來,我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立足福建地域文化資源優勢,重點突出“加強政治引領”與“推動創作優秀作品”有機融合,在“爭優”上做文章、在“爭先”上下功夫、在“爭效”上使實勁,推動文藝創作理念、思路、內容、方式等全方位創新,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更多具有福建文化標識的文藝精品,推動新時代我省文藝事業實現新跨越、新發展。

  一方面,積極助推文藝精品創作,讓群眾有得學。圍繞黨和國家重要時間節點、重大戰略、重大主題,聚焦新時代偉大變革、民營經濟等題材。以多元化的創作主題,集中打造反映時代之變、福建之美的優秀作品,滿足和引導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文化需求。

  一方面,積極打造文藝宣傳陣地,讓群眾夠得著。重點做好“?!蔽幕?、紅色文化、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的傳承弘揚和轉化利用,通過文藝創作、展覽展示、文化交流、學術研討等形式,展現八閩特色風情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一方面,積極鍛造文藝惠民品牌,讓群眾享得到。持續深化“歡樂常相逢”——新時代文藝惠民八閩萬村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活動,大力推進國有文藝院團下基層、進校園,不斷提升基層和農村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欣賞水平,不斷滿足他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

  一方面,積極做好人才儲備培養,讓群眾不斷“炊”。加大中青年文藝人才和文藝領軍人物培養,充分利用國家級賽事展演和全省重大藝術活動等平臺,積極為青年文藝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提供舞臺。堅持“引進來”和自主創作相結合,加強對青年文藝人才的扶持和傳幫帶,推動藝術人才骨干嶄露頭角、挑起大梁。

  今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隨后,福建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專題會議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福建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在凝心鑄魂上發揮福建優勢,在服務大局上展現福建作為,在文化傳承發展上彰顯福建特色,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上凸顯福建擔當。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閩派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產業,聚力建設文化強省。為進一步落實相關精神,省委宣傳部探索建立福建省文藝精品創作生產“一庫兩制”工作機制,即“全省文化藝術重點項目儲備庫”和“全省文藝精品項目定期調度推進制度”“省重點文化文藝項目和文藝發展專項資金完成情況督查制度”,相關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責任編輯: 廖文焱,賴旭華

【宠物笼刺猬】宠物笼刺猬品牌、价格 - 阿里巴巴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